近期许多学生在家里上起了网课
孩子们使用电脑、手机的频率
大大增加
一些诈骗分子也利用这个机会
盯住了“目标”
抓住小孩子防骗意识不强的漏洞
实施诈骗
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
保管好各类手机密码
尤其是支付密码
13岁的王同学遇到陌生人主动添加好友并且发来一个二维码,声称扫码可以免费领礼品,但要求必须用成年人的微信扫码。
毫无戒备之心的王同学就拿着爷爷的手机微信扫码后,跳转出一个提示:
“您的账号已被微信系统锁定,请联系解除员30分钟内为您进行解除,如未完成解除,系统将会冻结您的微信和银行卡,并做出15天拘留处罚”。(骗子制作的假页面)
被吓坏的王同学在“解除员”的指示下转账4994元。骗子引导王同学将两人之前的聊天记录和好友删除,还想让王同学在APP中购买物品,幸好被爷爷发现及时制止。
李同学经常玩手机游戏,看到有人要出售游戏账号,而且装备十分炫酷,李同学心动不已,立即添加对方好友。
最初,对方称要999元,李同学十分犹豫。次日对方称可先交付300定金,收款后就可以把账号密码告知李同学。
李同学立即同意,并用母亲周女士的微信向对方转账300元,对方收款后,发了账户密码。
然而,李同学无论怎么输入账号密码都无法登录,对方称需要再支付699才能拿到密码。周女士发现孩子异样,了解情况后,感觉李同学遭遇了诈骗,再联系对方时发现已被拉黑。
除此之外,还有追星诈骗
明星粉丝群转账获得签名照
中奖诈骗、返利诈骗
还有冒充律师威胁学生
“如果不配合调查,将会面临牢狱之灾”
游戏中的“好友”赠送游戏装备
......
警方提醒
广大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,不要将手机支付以及银行卡密码等告知孩子。
关闭微信、支付宝等APP的免密支付,以免孩子偷偷使用消费。
如果被骗,及时保留证据,立马报警。
来源:中国警察网
使用道具 举报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宿迁零距离 ( 苏ICP备13042004号-1 )
GMT+8, 2023-2-8 09:07 , Processed in 0.074961 second(s), 11 queries , MemCache On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